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李洋杰 通讯员冯霞报道 金秋时节,衡阳市蒸湘区迎来了农业丰收的喜人景象,一场时尚新颖、热情澎湃的丰收盛会于9月30日在雨母山镇临江村开幕,国庆期间吸引市民前来游玩观光近2万人次,成近郊热门“出游打卡点”。
▲在丰收节会上乡村合伙人代表授牌仪式
(资料图片)
此次丰收节暨乡村合伙人见面会,采用了全新的布景风格,把集市、咖啡、露营等时尚流行元素搬进田间地头,还结合稻田布置草垛营地,对“源自雨母”蒸湘乡村全域品牌进行了发布说明,着力打造农业变场景、资源变内容、产品变体验、农人变红人、买卖变社交、乡村变卖场的“六变”新派乡村。
同时,活动还在全城招募乡村振兴技术官、野地集市摊主、民宿合伙人、农旅主理人、“一米菜地”主人等乡村合伙人,携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活动现场,金雁米业、华达田园等7个乡村产业项目合伙人代表分别从《丰收节里话粮食》《智慧农业引领新生活》《别样的乡村车间》《稻田里的七里山》《我的潮派乡村》等方面进行了项目路演。活动充分展示了蒸湘区农业发展新成就、乡村振兴新面貌、广大农民的新风貌。
近年来,蒸湘区充分发挥近郊优势,通过盘活农村土地、房屋、山水等资源,突出“村镇形态美、人居环境美、田园生态美、乡村风气美”,突出“产业强、农民富”,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互促互动,形成市民下乡、能人回乡、企业兴乡的热潮,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、村景融合的绿色美丽经济发展之路,着力打造近郊型乡村振兴“蒸湘样板”。
品牌引领助推产业升级
“雨母山素有衡阳市‘后花园’、城市‘绿肺’之美誉。依托雨母山的知名度,‘源自雨母’品牌以健康、质朴、有机、年轻化的品牌调性,作为全区‘乡村全域品牌化’概念打造,助力乡村振兴。”在丰收节会上,区委副书记为蒸湘区乡村全域品牌“源自雨母”作发布说明。同时通过新浪网全国推荐、微博全国热搜榜推荐等新媒体传播手段开展线上宣传推介活动,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近年来,蒸湘区大力实施“品牌强农”战略,依托自身资源优势、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,进行有效的品牌定位,打造了“金雁米”“金林面”“誉湘龙油”“雨母鱼”“华农葡萄”“雨母菁香”等一批农业知名品牌,“两品一标”认证有效数达到19个。雨母村(鱼)获评“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”,“金雁米业”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“金林面”“誉湘龙菜籽油”获评“湖南好粮油”,华达田园、惠农农业等企业获得省“湘江源”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和“粤港澳”蔬菜供应基地认证。
▲“源自雨母”乡村全域品牌发布现场
今年,蒸湘区致力以规范品牌助力乡村振兴,补齐品牌建设短板,整合优质农业资源,着力构建价值清晰、形象统一、资源整合的乡村区域公用品牌,推动更多蒸湘特色农产品走出衡阳、走向湖南、走向全国,助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。
农旅融合拓宽增收富民路
全力打造雨母山—呆鹰岭近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济带,全域发展观光、休闲、体验农业以及以“四香”(稻香、菜香、花香、果香)为主导的优势特色种养业,建成了十里荷塘、桃花缘、临江之眼、一米菜园、龙兴湖、华农葡萄庄园、土桥翠冠梨园、省级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等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点,让田园景观化、道路景观化、村镇景观化,让村镇变景点、田园变景区。
▲丰收节现场
在此基础上,蒸湘区积极引入民宿、美食、文化、娱乐等资源,打造了怡康居、雨母云舍、新竹雅轩、万熙山房、乐谷庄园等一批网红农家乐、特色民宿,推进农旅融合、村景融合,让乡村美起来、活起来、火起来、富起来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次近50万,农业全产业链年产值达26亿元以上。
“五种模式”壮大村集体经济
近年来,蒸湘区以党建引领“同富共治”为抓手,以农村集体土地、资产、资源等要素的有效利用为基础,探索实施“资产经营型”、“产业带动型”、“土地运营型”、“文旅驱动型”、“服务创收型”五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,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集约化、多元化、可持续发展。“一米菜园“就是今年临江村在“乡村合伙人”带动下发展的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,面积25亩,以特色蔬果种植+文化旅游的融合,采用家庭认领模式,吸引城里人来农村体验农耕活动,采摘劳动成果,将临江村打造成为农耕文化网红村、热门研学基地。
“一米菜园”新模式预计亩均收益1.3万,每年可使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,带动农户就业20人,推动农业种植和乡村服务业深度融合。2021年,蒸湘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740.07万元,全区所有农业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元,其中有2个村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。该区力争2022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。
美丽乡村留住乡愁
道路两旁绿树成荫,田间地头花果飘香,河湖沿岸芳草萋萋,推窗见绿,出门观水,远足望山;漫步荷塘栈道,山间清风送鸟语,池中荷香醉蛙鸣,徜徉于先贤周敦颐《爱莲说》所散发的莲文化海洋中,不禁被雨母山镇颇具古韵遗风的村落景致所吸引。
走进蒸湘区呆鹰岭镇同溪村,村道旁边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文化墙,组成了一条以教育、宣传、美化、警示于一体的文化长廊,体现了同溪人积极向上的精气神。“去年以来,我们以乡村标准化治理为抓手,着力打造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秀美乡村。”同溪村党总支书记刘文贻笑着说。
▲雨母山镇幸福村环境优美
近年来,蒸湘区统筹财政相关资金约3亿元,按照生态领先和“全域公园化”建设目标,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、美丽乡村建设,以“多元模式“留住”乡愁“,兑现乡村宜居愿景。全区已打造了5个乡村治理标准化示范点,以点带面,全面推进乡村治理标准化工作。打造清洁屋场示范点40个;村、组垃圾收集和集中处理率100%;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“五年行动”,油化村组道路12.7公里。打造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1个、省级精品村1个、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个。
路通了,房改了,水净了,景美了,四时皆景的蒸湘美丽乡村正在蝶变,成为更多人记得乡愁的好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