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邵俊杰 通讯员李祥云报道 2022年11月23日,湖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满票通过了《衡阳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》。
(资料图)
(2022年11月23日省人大常委会满票通过《衡阳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》)
这是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。这部法规从立项到审议,到最终落地,它的诞生过程和它的具体条款,无不烙上鲜明的为民印记。
立项:系好立法为民的第一粒扣子
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,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。目前,我市共有120多万台机动车。各种类型的机动车给人民出行带来方便,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。
(2022年10月28日衡阳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《衡阳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》)
生活在衡阳的人都有切身感受:开着车子到市区,有时却找不到地方停车;有的车主长期占用道路上的公共车位,别人想停停不到;有的车子乱停乱放,影响行人通行和城市美观。
停车难、停车乱的问题,曾牵动数届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的心,连续多年成为我市“两会”的热点问题。
(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桢干带队在岳阳考察学习)
民有所呼,法有所应。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,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决定把制定《衡阳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》(以下简称条例)作为今年的立法项目。
6月份,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条例草案时,有一个常委会组成人员提议,在立法目的中应该加上“方便市民出行”的内容。
条例草案起草班子在集体讨论时,有的同志认为,立法目的是比较虚的内容,没有实际性效果,可加可不加。
但绝大多数同志认为,还是应该加进去,“它绝对不是一个可加可不加的内容,而是我们制定这部法规的目的和宗旨,起草工作的每一步,都不能忘记便民利民。”
(在媒体上向社会征求意见)
调研:打通通向民意的最后一公里
立法项目确定之后,准确掌握民情民意就成了最为关键的一步。
为了制定条例草案,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研座谈有五十多次。从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专家学者到普通百姓,从行政执法人员到行政相对人,从开发商、物业公司、停车场经营者,到驾驶人、市民……等等,凡是条例草案涉及的对象一个都没少。
为了吸引市民参与立法,广泛集纳民意,市人大常委会首次通过立法协商的方式征集市政协委员的意见,首次在衡阳新闻网、衡阳人大微信公众号以有奖征答的形式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,首次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与公众关注的10个焦点问题同时在媒体上刊出。
通过多种形式,打通了通向民意的最后一公里。各方面的意见和诉求源源不断反映上来,起草班子将它汇集成密密麻麻的问题清单,使条例草案精准把脉民情民意。
在媒体上向社会征求意见
抉择:砍准捍卫民利的最关键一刀
立法就是在矛盾的焦点上“砍一刀”,但要砍好这一刀并不容易。
对于条例草案,各个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。比如,管理者希望车辆停放有序,不影响市容;驾驶人希望能随便停车,不要出停车费更好;行人希望车子不要占用人行道,不要影响行人走路;车库经营者则希望停车费高一点,多赚点钱。
面对种种矛盾,怎么办?“只要把握便民利民的原则,这一刀就不会走偏。”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深有体会地说,这部条例处处都有便民利民的“大礼包”。
(组织市城管局、市公安局、市司法局对对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意见逐条研究)
比如,停车场所免费停车时长的问题,有的市民希望时间越长越好,而停车场的老板希望越短越好,甚至希望不给免费停车的时间。
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深入调研,广泛听取意见,借鉴外地经验,最后在条例中规定,免费停车时间为30分钟。
(召开专家论证会)
这样既可以满足一般出行办事的停车需求,又考虑了停车场主的利益。
“因为停车场免费时间太长,老板赚不到钱,就不会投资建设停车场,那样,最终还是会影响市民开车出行。30分钟是一个兼顾各方利益较为合适的平衡点。”
(在媒体上开辟专栏对《衡阳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》的制定工作进行报道)
条例中一些创制性的条款,是专为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而设置的,在全国都没有先例。
比如,对小区地下车库只售不租问题的罚责,小区停车位无序涨价的规制,酒店、商场、娱乐场所私设停车场及其处罚等。
“只要这些内容真正全部得到落实,有望解决小区地下停车位只售不租和任性涨价的问题,酒店、商场、娱乐场所私设停车场的乱象也将一去不复返。”
从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采访出来,记者驾车汇入滚滚车流中,期待着这部包含民情民意的条例能早日实施,为衡阳人民出行带来便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