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】在香港已实施959天的“口罩令”,3月1日起全面撤销,无论室内、户外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,都无须再戴口罩。港媒评论认为,这标志着香港全面复常走向新一页,满街笑脸的情景将会重现。
市民自行选择是否戴口罩
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月28日表示,数据显示疫情受控,没有大型反弹迹象,香港也已建立广泛及全面的防疫屏障,医院、安老院及学校等重点人群没有出现暴发、病毒变异,没有出现重大的变坏情况,加上传统冬季流感及呼吸道感染高峰期接近尾声,“所以认为是适当时候全面撤销口罩令”。3月1日起,市民在室内、户外、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学校等场所,均不需要戴口罩。他说,香港今年会全面拼经济、拼发展,不同盛事及国际活动将重返香港,经济及社会活动更提速,香港会“活起来、动起来、热起来”。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说,全面撤销“口罩令”代表所有社交距离措施正式结束,期待明天会更好。
【资料图】
“口罩令”解除的第一天,记者发现很多市民仍然不敢松懈,在大堂、车厢内还是戴着口罩。记者的朋友张先生说,他一直认为戴口罩很麻烦,但之前没有选择,现在有选择就是好事。还有的人采取“一戴一露”的方式,一般情况下把口罩拉低到下巴的位置,在地铁车厢等拥挤的地方再戴上。
头条日报网称,特区政府宣布维持959天的“口罩令”将取消的消息传出后,2月28日晚,不少市民和朋友相约在兰桂坊。3月1日凌晨零时一到,他们立即摘下口罩,非常兴奋。选委界议员江玉欢及丈夫也在其中,江玉欢说,她是专程到兰桂坊参加“倒数除罩”这个历史性一刻,更大赞李家超做得好。
“香港抗疫的‘最后一里路’”
港媒3月1日称,实施近3年的“口罩令”全面解除,不仅代表香港所有社交距离措施正式终结,更意味着香港走出新冠疫情阴霾,全面复常。特区政府在社交平台发文回顾“漫漫复常路”,感谢市民一直配合政府防疫抗疫措施,并向700多万市民致敬。特区政府自去年下半年起逐步放宽防疫措施,去年12月起相继撤销“安心出行”、疫苗通行证及“限聚令”等社交距离措施,到新年前夕撤销入境强制核酸检测措施及“检疫令”,今年1月30日撤销“隔离令”。自2月6日起,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,为本地旅游及经济复苏注入活力。而“口罩令”全面撤销,是香港抗疫3年的“最后一里路”,标志香港全面复常。
政府专家顾问、港大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及临床教授孔繁毅3月1日在电台节目里表示,特区政府的决定是正确的,现在时机已成熟,而再过一个月左右,流感的反弹情况也会逐步减缓。他认为整个“公共卫生紧急状态”都可以取消,一些地方的快测要求可逐步放下。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也说,相信新冠疫情未必会出现太大反弹,但流感病例反而可能增加,呼吁市民尽快接种新冠及流感疫苗,做好自我保护。
旅游界立法会议员姚柏良相信,解除“口罩令”对吸引旅客来港有正面帮助,能告诉全世界香港真正走向复常的状态,尤其海外游客对口罩较为抗拒。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表示,相信撤销“口罩令”后,市民心情较放松,有助于带动消费意愿。
禁蒙面法不受影响
香港撤销“口罩令”还涉及禁蒙面法的问题。据香港《东方日报》3月1日报道,禁蒙面法产生于2019年“修例风波”的背景下,当时根据《紧急情况规例条例》第2条制定,2019年10月5日起生效。根据条例,在非法集结、未经批准集结以及按《公安条例》进行(获不反对通知书)的公众游行及集会,只要该人士无合理辩解下使用蒙面物品,即属犯罪,一经定罪,可处2.5万港元罚款及监禁一年。因此,市民关注日后因不同理由而戴口罩是否触犯禁蒙面法。
对此,执业大律师陆伟雄表示,简单来说,市民戴口罩参加任何形式的公众集会都有可能违法,因为该法例是要辨识身份,因此市民即使参与合法集会也应避免蒙面,但一般逛街或参与婚礼等聚集情况而戴口罩,则不会违例。香港保安局称,禁蒙面法现在仍生效,相关规定并不受“口罩令”是否生效的影响。特区政府也说,“口罩令”与禁蒙面法是两回事,前者涉及公共卫生问题,现阶段不会处理禁蒙面法。
《星岛日报》3月1日发表社论称,防疫措施全面退场,特区政府是时候认真检视将口罩列为战略物资,不但继续保留一定数量口罩在本地生产,还要像大米般建立战略储备,要防患于未然,以应对疫情随时发生,并对闲置的防疫设施做好善后规划。香港《大公报》3月1日的社评称,全球局势仍然不明,但香港有足够的理由对未来抱以乐观,原因是香港拥有“内通外联”的独特优势,既重返国际舞台,又有祖国作坚强后盾。如今香港终于全面复常,社会各界要抓住大好机遇,把失去的时光抢回来,积极对接内地高质量发展,以加速共建大湾区为契机,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。